来建业电影小镇参加“落日狂欢派对”,在露天Livehouse中放飞身心;到郑州银基动物王国,身临其境感受野生奇遇……今年夏天,郑州文旅“热”力十足,携程发布的《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》显示,郑州上榜暑期全国十大周边游目的地城市,入选最受“00后”欢迎的目的地城市,暑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42%。
而回望2023年,郑州文旅成绩同样惊艳,全市接待旅游人数1.5亿人次,同比增长66%;旅游总收入1802亿元,同比增长59.2%。
从关键数据看,郑州文旅出圈又出彩。近年来,郑州市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,锚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文旅强市目标,奋力叫响“天地之中、黄帝故里、功夫郑州”城市品牌,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在郑州触摸历史、感受中原文化、感知中华文明。郑州文旅文创产业能级持续提升,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起势成势,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人、以文兴业的新路子。
赓续文脉 与3600岁的商都对个话
星空之下,沐浴着晚风,在“城市考古体验课堂”听讲座、做花灯,与3600岁的商都对个话,在古老城墙之上共享一轮明月……今年中秋假期,郑州商都书院街考古工地,一场名为“今宵月‘郑’圆”的文博活动圈粉无数。
甲骨文中的“月”字怎么书写?大河村遗址的彩陶“月亮纹”蕴含哪些意味?“嵩门待月”的盛景寄托了怎样的情思?线上线下,文化学者带领市民穿越时空,品读“月下”郑州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典故。
赓续历史文脉,打造文化郑州。坐拥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、5300年的黄帝文化、4000年的夏都文化、3600年的商都文化,郑州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、中国八大古都之一,拥有世界遗产2处12项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9项、近万处不可移动文物。多年来,郑州聚焦“夏商首都、黄帝故里”主题科学阐释、创新表达,奋力推动历史文化资源“活起来”,加快打造“中华儿女的寻根之地、中华文明的朝圣之地、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、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”。
加快建设全景式文明展示体系。郑州市坚定保护好、拓展好、展示好厚重文化资源,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、考古中国等重大工程,推动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地标性工程建设,着力构建“博物馆群+大遗址公园”全景式中华文明展示体系,建成博物馆114家、遗址生态文化公园55处,让“收藏的文物、陈列的遗产”得到全面展示。高标准改造提升黄帝故里景区,拜祖大典成为最为庄重肃穆、最为成功的文化祭拜大典。高起点谋划建设“中华文明主题乐园”项目,集中展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特征。
活化用好嵩山文化、黄河文化等,使其转化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。积极打造环嵩山文化旅游带,统筹推进嵩山文化、伏羲文化、功夫文化、儒释道文化和山水资源保护开发,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集聚区。目前,郑州已经拥有“天地之中建筑群”世界文化遗产、“二十四节气”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嵩山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3大世界级文化标识,建成2A级以上景区38家。
加快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,积极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,系统梳理境内沿黄120公里的双槐树、虎牢关、楚河汉界、古荥汉代冶铁遗址、南裹头、黄河博览馆等自然和文化资源,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、文化名人修学之旅等精品线路,让更多中外游客能体味到郑州历史人文之盛,饱览黄河自然风光之美。
创意引流 沉浸式感受“诗和远方”
如意湖畔,灯光璀璨。踏乐而来的周公、羽衣仙姿的列子、母仪天下的嫘祖……身着古装服饰的NPC演员,从中原厚重历史中款款走来,带领游客开启沉浸式水上夜游体验。
今年8月,郑州首个城市水上夜游项目——如意·龙湖城市水上夜游正式启航。乘船而行,5.2公里流光溢彩的水域之上,以历史文化为脉络,通过游船体验、光影演绎、桥体亮化等,“天地之中、黄帝故里、功夫郑州、大河奔涌、寰宇同辉”五个篇章依次展开,一条水脉点亮一座城,新奇体验感满满。
新文旅,“郑”出圈。沉浸式触摸“诗和远方”,郑州不断上新场景体验。
位于中牟县的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,56个大小格子、21个剧场、近千名演员,在“声、光、电、画”现代技术的加持下,一幕幕好戏精彩不断。
今年暑期,长沙游客李慕带着孩子来到这里,为发生在河南的一个个历史故事所打动。“《幻城剧场》《苏轼的河南》《曹操的麦田》……辗转于不同的格子空间,连追多场好剧,与书本中的历史人物相遇、对话,在郑州触摸历史、感受中原文化。”李慕说。
坚持创意驱动、美学引领、艺术点亮和科技赋能,近年来,郑州市聚焦展现“年轻郑、文化郑、国际郑、科技郑、服务郑”主题,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强市。
聚焦现象级的文旅产品打造,以优质文旅项目为引领,先后推出《唐宫夜宴》、“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”、银基旅游度假区等爆款文旅产品,同时开发功夫游、考古游、黄河游等精品旅游线路,充分融合特色饮食、戏曲文化,增强来郑游客旅行体验感和融入感。
围绕全域旅游城市建设,将郑州视为一个全域景区来整体谋划经营,构建空间合理、产业联动、管理创新的全域旅游体系,做强中心城区旅游,做优乡村旅游,做特沿黄、中牟、新密、新郑四大片区旅游。尤其中牟以打造“中国主题公园第一县”为目标,引进建成电影小镇、海昌海洋公园等八大主题乐园,成为来郑体验新潮文旅打卡地。
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,郑州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文旅文创深度融合,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,少林景区、方特欢乐世界等被评为省级5钻智慧景区;以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等为代表,综合运用全息影像、数字元宇宙等现代技术,着力建设沉浸式数字博物场馆;以数智赋能文艺、文创,黄帝千古情等数字演艺产品引领新中式美学,“霓裳羽衣”“牡丹云游记”等多款数字文创作品销售火爆。
时尚表达 城市潮玩点亮新场景
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城市漫游,郑州“潮”会玩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中原区华山路上人潮涌动,一路串起芝麻街、保利久街、磨街和万达金街。作为郑州西郊老工业区,经过城市更新改造,这里成为一条集科创、文创、社交、娱乐和消费于一体的24小时潮流发生地,全年客流量超2000万人次。
打造年轻人“乐享、乐游、乐购”的青春之城,近年来,郑州市聚焦城市活力提升,紧扣年轻人消费、文娱、社交需求,加快文旅业态创新、场景塑造和品质升级,“年轻郑”活力迸发。
做精城区旅游。结合城市有机更新,积极推进城区老旧厂房、老街区改造,植入文创、展览、娱乐等新业态和新场景,建成二砂文创园、芝麻街、郑州记忆·1952等一批潮玩文创园区,全市50个网红打卡地、21条特色商业街区去年吸引游客近亿人次,绝大多数为白领、大学生等年轻群体。
做兴创新业态。抢抓微短剧发展“风口”,奋力打造中国“微短剧创作之都”,2023年以来推动创作上线作品1100多部,排名全国城市第二。建成剧本杀、密室逃脱等160多家,培育“郑好看”等小剧场36家,成为年轻人社交互动、休闲娱乐的新选择。
做大演艺经济。发挥郑州“交通+区位+市场”优势,2023年举办大型演唱会43场,票房收入超7亿元,省外观众占比55%。以管城回族区为重点打造“郑州有戏”“百戏之城”品牌,支持郑州歌舞剧院、豫剧艺术中心不断推出精品力作,《水月洛神》获得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金奖,《唐宫夜宴》入选年度国家十大IP。
做亮街舞品牌。连续举办9届WDG中国(郑州)国际街舞大赛,参赛选手发展到4万多人,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形成了一整套街舞技能等级标准、课程培训体系和国际化办赛经验,街舞水准全国领先,成为年轻舞者向往的殿堂之城。
立足国家中心城市定位,郑州持续走好高端化、特色化、国际化文旅文创发展路子。围绕“中华经典、世界品牌、时代时尚”,加快塑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品牌,加快建设万象城、正弘坊、全球汇总部基地港等重大项目,精心打造亳都新象等特色商业街区,大力发展首店经济、网红经济、夜间经济,引进洲际酒店,建成里山明月等多家省级五星民宿,为游客提供“一站式”全方位服务。
着眼办好重大国际赛会活动,先后举办2023F1摩托艇世锦赛、郑州网球公开赛、大河文明论坛、中国(河南)—东盟人文交流月等重大活动。在畅通入境游方面,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现落地,全面推进跨境支付和通关便利化,加快郑州—卢森堡、郑州—金边等航空“双枢纽”建设,成为引客入豫的首站地,2023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45.9万人次。
解锁文旅郑州,“豫”见新潮涌动。览天地之中,感知大河文明璀璨;归黄帝故里,见证华夏历史厚重;访功夫郑州,领略中国武术魅力。
有功夫,来郑州!到郑州,都说中!记者 张建新 祁道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