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避免职能错位、越位,驻马店设置负面清单,明确规定禽畜养殖场关闭、食品安全监督执法、发展个体工商户、违建拆除等24项不得由社区办理的事项
“三张清单推动服务下沉、效能提升,激活基层治理的‘神经末梢’。”
当地明确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实行准入备案和动态管理机制,各职能部门不能随意增减
文 |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 韩朝阳
最近,李勇感到很骄傲——经过他和团队的细致工作,辖区内的一个老信访户成了社区志愿者。
李勇是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西园街道文明路社区党支部书记。近段时间,他和同事们有了更多时间在社区走访、排查、调解、服务。他们为自己定了个“小目标”:争取让辖区2000多户人家的宠物狗,见了社区工作人员“都不叫”。
李勇的同事鞠艳霞,每天上午会花2小时在分包的两个居民院落走访,在84户300余居民的“家长里短”里发现问题、化解矛盾。
“当了9年社区干部,最近明显感觉花在开会和填表上的时间少了,与居民促膝长谈的机会多了。”鞠艳霞说。
一多一少之间的变化,缘于河南省印发施行的《河南省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指导目录》,明确村级组织主责事项、协助事项、负面事项三张清单。社区该干什么、不该干什么,三张清单说了算。
近日,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在河南采访发现,随着社区事务权责边界更明确,社区干部有了更多精力,聚精会神办好群众关切事。当地持续健全村(社区)事务准入机制,防止行政事务在社区反弹回潮。
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橡林街道民生社区组织文化活动,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(2025年6月摄) 弓华静摄
破题:“清单”厘清边界
53岁的驻马店市汝南县金铺镇金铺社区党支部书记姚西凤,8年前上任社区书记一职时,最头疼大量时间被统数据、填表格、做台账占用,“沉不下去”。
“当时我们只有5个社区干部,电脑使用不娴熟,我甚至动员家人帮忙整理材料。群众也不理解,说‘社区干部天天在屋里忙到半夜,倒腾啥呢?’”姚西凤说。
如今,情况已迥然不同。汝南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刘阳说,主责事项清单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、困难和特殊群体关爱等30项事项,为社区履职划定“责任田”;协助事项清单则明确社区在低保申请、人口普查等36项事项上应负“协助”责任。
社区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作为社会矛盾化解的“第一线”,家庭纠纷、邻里矛盾、物业冲突等直接流向社区;作为基本公共服务“最后一百米”的执行者,政策宣传、人口普查、养老金资格认证、协助征兵、组织选民登记等要落到“人”的工作,社区是最直接的抓手。
明确“主责”“协助”职责分工,确保边界清、职责明、关系顺、力量合,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
实践中,曾有一些职能部门将拆除违建、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、安全生产检查等需要执法权限和专业力量的事项“甩”给社区干部,超出社区承载能力。
为避免职能错位、越位,驻马店设置负面清单,明确规定禽畜养殖场关闭、食品安全监督执法、发展个体工商户、违建拆除等24项不得由社区办理的事项,为社区工作树起“挡箭牌”。
“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,社区应敏锐感知、及时反馈、协同服务,做不到让其为‘无限责任’兜底。”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关信平说,用制度规范社区职权,帮助社区工作者回归“服务者”和“连接者”的本位。
焕新:从“忙事务”到“抓服务”
减负后,姚西凤把更多精力用在服务群众、发展产业上。她积极谋划产业、争取上级项目,建设蔬菜大棚、成立社区劳务公司,2024年金铺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。
同时,姚西凤也有了更多时间解决居民“急难愁盼”。不久前,社区一位老人突发疾病要做手术,初步估计治疗费用达30余万元,负担沉重。姚西凤帮着联系民政部门,争取救助政策,老人一家十分感激。
汝南县汝宁街道办主任曹涛说,对社区工作者来说,三张清单让他们有了更多精力用于感知社情民意变化、满足群众需求;对社区来说,三张清单明确了资源的倾斜方向,优化社区治理生态,提高基层治理效能。
汝南县汝宁街道西关社区党支部书记薛自力说,如今,8名社区干部服务辖区2.6万余名居民,有限的人力、财力、物力不必像“撒胡椒面”一样用在各种临时性、行政性任务上,而是瞄准主责清单中的安全隐患排查、化解矛盾纠纷、改善人居环境、提供便民服务等内容,抓重点工作、抓关键环节。
“三张清单推动服务下沉、效能提升,激活基层治理的‘神经末梢’。”驻马店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志伟说。
长效:严格执行事务准入
随着社会发展,社区的治理和服务重点不断变化。三张清单如何在确保规范的基础上应需升级?河南各地持续健全村(社区)事务准入机制。
以驻马店为例,当地明确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实行准入备案和动态管理机制,各职能部门不能随意增减。
一方面,调整必须遵循严格程序,确保严肃性。申请部门需在科学评估工作需求后提出申请,并说明拟进入社区的工作事务范围、工作内容、工作标准、完成时限等,报县(区)党委批准后实施。当工作事务被纳入协助事项清单,相关党政群机构应提供必要的经费、人员等保障。
受访社区干部反映,准入机制类似“防火墙”,防止不合理的行政“摊派”,既能保障社区工作者将主要精力用于服务居民,也促使政府职能部门转变工作方式,通过购买服务、多部门联合执法等手段,寻求更科学、更专业的解决办法。
另一方面,三张清单并非一成不变,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,动态调整。
驻马店市驿城区西园街道文明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马骏说,社区内不断涌现出鲜活的、个性化的现实需求,难以事无巨细全部写在职责清单里,需保证必要工作的有序、动态纳入。比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,社区内独居老人数量增多,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、在家发生意外无人知晓等新问题不断涌现,社区工作者定期探访、组织活动预防电诈等,成为新的“分内之事”。
“我们将持续用好和优化三张清单机制,为社区工作者构建能干事、想干事、干成事的良好环境。”刘志伟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