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为食用菌生产厂房内的标准化不锈钢容器。
近年来,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锚定乡村振兴战略核心目标,以产业振兴为抓手,聚焦食用菌领域深耕细作,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模式,构建绿色高效工厂化生产体系,推动小菌菇发展为带动就业增收、赋能地方经济的“大产业”。
在鹤壁南部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生产车间里,整齐码放的瓶装培养基格外引人注目。这些培养基以玉米芯、米糠、麸皮、棉籽壳等为原料,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和精细加工,为菌菇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。从菌种筛选、培养到最终采收,鲜菇的生产需历经11道严格工序,耗时118天。在养菌阶段,车间全程恒温,采用统一规格的培养基,实现了集约化养菌,有效提高了用地效率。高度自动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,加之对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,确保了产品的优质高产。
据了解,该食用菌产业化项目直接向周边提供了400余个就业岗位,间接带动周边1000余人就业,帮助当地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。此外,项目一期投产后,可年产白玉菇(海鲜菇)1万吨,目前已签署13家省级代理商,形成800公里的销售半径,并与东南亚最大食用菌批发商达成战略合作。全部投产后,年营业收入将超过2亿元。(王钰翔 李忠霜)
图为食用菌生产厂房内的标准化实验室。
图为智能化培育车间菌瓶里的海鲜菇。
图为智能化培育车间里摆放整齐的菌瓶。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程文超 谷婷婷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