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保暖防感冒,还需留意一个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——口呼吸。临床数据显示,国内儿童口呼吸发病率达5.3%,且其影响贯穿全天:儿童每天呼吸约4万次,口呼吸会持续干扰身体状态,短期导致专注力差、厌学、多动,长期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、引发神经系统异常,甚至形成“腺样体面容”,需高度警惕。
生活中,有些家长会将“开唇露齿”等同于口呼吸,其实二者并非同一概念。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(河南省妇幼保健院)口腔科主任孙舒寒解释,正常睡眠时嘴唇闭合缝隙应小于4毫米,若大于4毫米则为“唇闭合不全”或“开唇露齿”,其成因主要有三类:一是上牙翘、牙比较龅;二是上唇发育较短,无法覆盖牙齿;三是气道阻塞引起的口呼吸。仅靠“嘴巴是否张开”判断口呼吸并不准确,需通过科学方法鉴别。
家长可通过两个简单方法初步判断孩子是否为口呼吸:一是用双面玻璃镜,将其置于孩子鼻子与嘴唇之间,若镜子下方出现雾气,说明存在口呼吸,若没有该现象,则说明是鼻呼吸,可能只是开唇露齿。二是观察孩子睡眠状态,若张嘴幅度较大,甚至能看到小舌头位于下牙或牙齿缝隙间,需警惕口呼吸风险,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。
孙舒寒指出,口呼吸治疗并非单一科室可解决,而是需多学科共同协作。他强调,临床需结合耳鼻喉科、口腔科、儿童生长发育科等多科室诊断,根据孩子具体病因制定治疗方案。
家长若发现孩子有长期张嘴呼吸、睡眠打鼾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,切勿掉以轻心,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多学科评估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避免口呼吸对孩子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影响。(来源: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)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王晓飞 谷婷婷】

